紫霄宮。紫霄宮坐落天柱峰東北的展旗峰下,是武當山上保存較為完整的宮殿古建筑群之一。圖為雪后的紫霄宮景區。中國網圖片庫 何東平/攝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武當山古建筑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武當山古建筑群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集精巧的建筑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于一身,充分顯示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武當山古建筑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漢族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學和藝術成就。這些建筑廟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樸壯觀,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漢族藝術和建筑的最高水平。湖北的武當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古建筑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巖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現在武當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巖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余處。建筑面積達5萬平方米,占地總面積達100余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遺產包括:太和宮、紫霄宮、南巖宮、復真觀、“治世玄岳”牌坊等。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武當山古建筑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筑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