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交易市場第二屆高峰論壇暨東北亞貴金屬交易所移動互聯戰略發布會”在北京正式召開。在此次論壇上,東北亞貴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東交所)正式啟動其移動互聯戰略,并隆重推出了自主打造的全球首個全移動端交易平臺——全民交易。東交所聯合創始人、CEO陶行逸出席論壇并演講,他提出,移動互聯網將成就全新一代交易所,而東交所將以移動互聯先行者身份占據行業領先地位。
對于新一代交易所的打造,陶行逸認為可以從歷史中找到參照和指引。他介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之所以能從一個不入流的小交易所成長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集團,在于其抓住了兩個大趨勢:其一是金融市場的自由化。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匯率由固定變為浮動,創造了一個偉大的自由化市場,偉大的企業也就隨之產生;其二便是80年代的信息技術革命。交易所交易方式由人工喊價變為全球化電子交易,這吸引了更多投資者參與交易。
對照CME曾乘借的歷史趨勢,以東交所為代表的中國交易所也面對著同樣的兩大趨勢:一是中國金融市場的自由化,這意味著金融市場會更加開放,更少的壟斷與管制將帶去更多的自由和創新,以此滿足當前財富管理時代對于投資理財的需求;二是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技術革命?;ヂ摼W作為一個工具,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成為將產品以最低成本、最大效率推送給海量互聯網客戶的最佳渠道。
盡管歷史總有重復,但那并不是簡單的重復。陶行逸指出,就交易所而言,傳統交易所與移動互聯交易所有著明顯差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客戶與市場的不同。
傳統交易所主要服務于大型機構投資者,這是因為大的機構投資者能夠給市場巨大的流動性和收入。并且,為應對高頻交易的需求,傳統交易所交易系統越來越追求速度和延時性,此外交易所的報價數據等信息是收費的等等,總結一句話就是“獨有信息+獨有技術+專業產品+高門檻”。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資源已越來越開放和透明,市場的層次也越來越扁平化,移動互聯網技術能讓交易平臺在極低的成本下提供高效的個性化服務,甚至是點對點服務,這樣一來,海量的移動互聯用戶,海量的個人投資者也就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此外,相較于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能夠讓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交易無處不在,永遠在線”。
陶行逸表示,東交所基于移動互聯網,創新傳統模式,以“開放信息+開放技術+平民化產品+低門檻”的模式,以足夠低的成本和足夠高的效率,去滿足哪怕只有幾十塊錢可以投資的海量個人投資者。作為移動互聯戰略的第一步,東交所推出了全移動端交易平臺——“全民交易”。
“全民交易”技術構架最大的特點與優勢在于,在核心交易系統之外,設置了很對基于云端、第三方IDC機房的前端服務器。陶行逸舉例,假設有100萬移動互聯交易用戶,這些用戶獲取行情報價信息,傳統交易所需要由主交易系統發送100萬次數據,而“全民交易”則是將這100萬用戶布置在前端服務器上,只由主交易系統給這一前端服務器發送一次數據。這樣的技術架構可以為交易所節約大量IT成本。
此外,面對未來海量交易用戶的巨大數據壓力,東交所創新性地使前端服務器擁有業務處理邏輯,巨量業務請求首先在前端服務器進行信息處理,加工之后再匯總到核心交易系統,減輕交易系統壓力。
陶行逸認為,基于客戶、產品和渠道三方面因素,移動互聯網“全民交易”產品將最終成就東交所,讓東交所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新一代交易所。
從客戶方面來講,“全民交易”對接的將是海量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利用投資低門檻,以及方便快捷的用戶體驗吸引與留存客戶。重要的是,“全民交易”的目標并不是獲取客戶,而是獲取“用戶”,未來東交所將利用賬戶體系、大數據等增加用戶的黏性,同時做到輕交易,重社交娛樂,最終以用戶規模優勢做到贏家通吃。
從渠道方面來講,當前的交易所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大部分交易所在與渠道的合作中并不占主動優勢,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全民交易”滿足只有幾百塊就可進行投資的需求,未來這將是一片廣闊藍海,同時這也意味著東交所及會員單位可以建立起一定的競爭壁壘和技術壁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從產品方面來講,東交所基于開放平臺戰略,未來將通過與其他交易所進行合作,使客戶可以在東交所平臺交易其他交易所產品。此外,東交所還提供“白標簽”服務:將自主研發交易系統提供給其他交易場所使用,其他交易場所以自有品牌和產品服務其客戶,東交所提供通道使其訂單可以接入東交所中心交易池, 最終把流動性更多的匯總起來,使參與到這個市場里面的所有投資者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