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青藏線紀行:780多名官兵長眠雪山凍土[組圖]

      發布時間: 2014-10-09 15:10:0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裴希婷  |  責任編輯: 裴希婷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格爾木烈士陵園英雄紀念碑紀念為修筑青藏公路而獻出生命的英烈  裴希婷 攝影。
         
          中國網格爾木9月26日訊 (記者裴希婷)60年前,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區”建成了一條“天路”,一頭連著祖國的祝福和重托,一頭連著高原軍人和藏族同胞的幸福與希冀。今年是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車60周年,也是總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衛國戍邊6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弘揚“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展。本網記者重走青藏公路,跟隨總后勤部青藏兵站部官兵共同感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

      開辟一座城 打通一條路

      坐落在格爾木市郊的將軍樓公園,其名字源于這座城市的奠基人——“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這座古樸的二層小樓,據說是戈壁灘上方圓千里之內的第一座樓房。而在將軍樓內的墻上,青藏公路建設的畫面向我們展示了一條偉大公路艱難誕生的不凡歷程,一座城市從無到有的浩瀚過程。

      60年前,為了建設青藏公路,慕生忠將軍率部隊來到昆侖山腳下的一片隔壁荒漠,有人問:“將軍,格爾木在哪里?”慕將軍將鐵鍬往地上一插說:“我的帳篷就是格爾木!” 于是,部隊在格爾木河兩岸扎下營盤,作為轉運站,從此這里便成了執行進藏保障任務的前進指揮部。60年后,這個地方成為擁有30萬人口的青海省第二大城市。

      1954年5月11日,身為西藏運輸總隊政委的慕生忠帶領由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組成的隊伍,來到格爾木河畔荒原,憑借“鋼釬打不進,人也要扎根”的英雄氣概,開始了艱難的筑路進程。高原缺氧,寒風呼嘯,物資匱乏,設備簡陋,人心恐懼,是筑路大軍面臨的一道道障礙。然而,慕生忠卻有著視死如歸的豪情:“假如我死在青藏線上,就把我埋在這里。”憑著英雄的氣勢和戰士的豪情,慕生忠指揮筑路大軍邊修路、邊通車,公路快速向前延伸。僅用時79天,筑路大軍就修通了300公里的公路,將這條亙古未有的公路修到無人的可可西里。

      8月中旬,筑路大軍翻越風火山,向沱沱河延伸。河水冰冷刺骨,而慕生忠卻笑著說:“我受點苦,可是價值大。今天200人干了500人的活,數學上1+1=2,哲學上1+1就可能等于3、等于4,甚至更多。在最困難的時候領導者站在前頭,一個人就能頂幾個人用。這就是生活中的辯證法!”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青藏公路的必經之道,稀薄的空氣,連站著說話都覺得氣喘,更不要說掄錘修路了。背水一戰,苦干30天,憑著百折不饒的毅力、艱苦卓絕的努力,10月20日,唐古拉山口終于被打通。

      12月15日,2000多名筑路英雄,100臺卡車,跨越當雄草原,穿過羊八井石峽,直抵拉薩市。僅用時7個月零4天時間,格爾木至拉薩1200公里的雪域天路全線通車。

      青藏公路的通車,拉開了青藏兵站部部隊上線執勤的序幕。

      活躍在青藏線上的生命因子

      天路蜿蜒,雪域艱險,這條被稱作“生命禁區”、“地球第三極”的青藏線上,卻駐守著總后勤部青藏兵站部,這支被中央軍委授予“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榮譽稱號的保障雄獅,從進軍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就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了衛國戍邊的歷史重任,揭開了參與青藏地區經濟建設的壯麗篇章。60年來,他們累計承運各類物資800多萬噸、輸送油料500多萬噸、運送進出藏兵員近百萬人次,接待過往人員逾億次。

      “60年來,780多名官兵在這里獻出了寶貴生命,長眠于雪山凍土之中。”青藏兵站部政治部主任田林告訴記者。四千里青藏線,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軍人倒下,其中,師團職領導干部有28人,平均年齡不到42歲。

      “我的生命因子,只有放在青藏線上才最活躍。”被中央軍委授予“青藏高原模范干部”榮譽稱號的青藏兵站部司令部原運輸科科長張鼎全,把自己的人生永遠定格在青藏線上。冒著高寒,忍著缺氧,他上百次帶領車隊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永凍帶;踩著泥濘,頂著塌方,他數十次堅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1990年5月,兵站部奉命運輸部隊出藏。身患癌癥的他,仍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主動請纓執行任務。任務完成了,他卻倒下了,誰也沒有把這位38歲的鋼鐵戰士從病魔的夢魘中喚醒。

      山高水長青藏線,忠誠無言高原兵。青藏兵站部始終把青藏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高高舉過頭頂,哪里有險情就沖向哪里,哪里有災情就戰斗在哪里,先后出動兵力3萬多人次,動用機械車輛2000多臺次,25次參加重大緊急救援,搶運物資26萬噸,搶救遇險群眾25000多人,被藏族群眾譽為“老百姓的救命菩薩”。

      變化讓精彩世界盡在眼前

      說起青藏線上變化,青藏兵站部某管線團李勇明的妻子馮夢華深有體會。2005年她第一次坐大巴去黑河泵站看望丈夫,那時候沿途沒有手機信號,只能出發前用座機告知行程。那一次,她整整坐了三天三夜的車才見到丈夫,寒冷且漫長的車程讓她滿腹委屈。“第二天我看到一個家屬在路上走了七八天才到泵站。見了丈夫,兩人抱頭痛哭。我當時心里更不是滋味,覺得苦!太苦了!”馮夢華說。

      對于青藏線上的官兵來說,交通條件落后,通信延遲而造成的信息閉塞再常見不過。青藏兵站部唐古拉山站指導員吳明剛是四川人。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時,他正好在唐古拉山上執勤,幾乎與外界斷了聯系。直到地震發生半個月后,下山回家才得知家鄉地震。

      如今,高原官兵都住上了水、電、暖、網、氧“五通”的第七代營房。所有伙食單位都實現了“八菜兩湯三主食”的自助餐。汽車兵駕駛的車輛,已由過去的大依發、老解放變成了現在的北方奔馳,重裝運輸連隊也即將形成保障力,先后多年實現“零亡人”的紀錄。青藏線“三站”部隊已由過去的“日報變月報,一收一大抱,新聞成舊聞,家信大會餐”的寂寞生活,變成了看有電視,聽有網絡,唱有場所,玩有器材,精彩世界盡在眼前。沿線兵站建成了多個制氧站、高壓氧艙和數千個用氧終端,官兵吸氧條件大大改善。依托蘭西拉光纜通信線,建成了連接全軍、覆蓋青藏線所有基層部隊的信息網絡,進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條件下部隊的核心保障能力。

      1   2   3   4   5   下一頁  


      跳轉到

       

      / 10
       
       
       

      熱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狠狠色综合色区|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 hd日本扒衣党视频播放| 日本道v高清免费|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晓青老师的丝袜系列txt下载|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翁熄性放纵交换|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eeuss影院在线奇兵区1页| 日日干夜夜操s8|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app|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香蕉精品一本大道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japanesevideo喷潮|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欧美日韩国产欧美|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美女被吸屁股免费网站|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va天堂va亚洲va影视中文字幕|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黄a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影音先锋|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国产又黄又爽胸又大免费视频|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天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清冷受被放置play分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