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第三場也是最后一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8位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絡視頻采訪的方式回答了記者提問。
拓展發展成果需久久為功
一段時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始終是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點痛點。針對該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委員在“委員通道”上表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過去一年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金融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攻克的一個核心問題。
數據顯示,2020年人民銀行對7.3萬億元的小微企業貸款實行了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發放了2.3萬億元的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并及時為3200多萬戶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支持。
“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陳雨露委員表示,好消息是2021年宏觀金融政策將會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廣大小微企業普遍關心的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將會延續,工、農、中、建這些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將會增長30%以上。
另外,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人民徹底告別了絕對貧困,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為許多“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地區的困難群眾提供了脫貧致富的機會。
對此,貴州省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胡國珍委員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易地扶貧搬遷也不是簡單挪個窩,還得鋪好路。
“走出大山,搬遷群眾更關心的是以后的生計問題,尤其是干什么、吃什么。擔心搬到城里以后沒了營生,掙不了錢。”胡國珍委員表示,政府在搬遷社區準備了很多就業機會。下一步還將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與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有效銜接,抓好集中安置區的產業發展、就業幫扶和社區治理,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談起70年來西藏的變化,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政協副主席洛桑山丹委員滔滔不絕。
“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阿里乃至整個西藏真正實現了電路通、致富通、民心通。說起70年的變化,我有一組數據想介紹給大家。”洛桑山丹委員說,1959年西藏的生產總值僅為1.74億元,人均收入只有142元。而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西藏生產總值達1902.7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598元,這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洛桑山丹委員表示,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改變了西藏的歷史進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迎來了從黑暗到光明、從落后到進步、從貧困到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新時代。
和西藏一樣同屬邊疆地區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些年來同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以教育為例,人們常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從事教育工作將近40年,對新疆教育事業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很深。”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古麗帕麗·阿不都拉委員表示,近幾年,新疆基礎教育快速發展,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和覆蓋率得到快速明顯提升。
取得這樣好的成績,得益于黨的好政策,得益于一批批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據悉,從2016年開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選派干部到南疆支教,這里的孩子們從小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對提高新疆基礎教育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支教干部們聊天,他們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愛,可以改變一切’。有了愛,孩子們笑得那樣燦爛陽光;有了愛,新疆的基礎教育才會煥發勃勃生機。這一切的改變,是全體支教老師幸福感的來源,是教育的意義所在。”古麗帕麗·阿不都拉委員說。
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離不開民族團結之花的綻放。內蒙古師范大學校長阿拉坦倉委員表示,對于我國這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來說,民族團結就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就像陽光、空氣和水,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
阿拉坦倉委員指出,內蒙古如今從過去的只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發展到如今不僅有遼闊的草原,更有繁華的城市、快速發展的經濟和飛馳的高鐵。在發展過程中,民族團結的理念深深種在了每個內蒙古人的心里。
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除了民族團結外,“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同樣是大家關注的話題。“委員通道”上,來自港澳臺地區的3位全國政協委員對此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中國僑聯常委蔡黃玲玲委員表示,香港是祖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愛國者治港”是當今香港社會的共識,希望香港將來能培養出更多的學生,能懂得對社會有承擔,對祖國有貢獻,對香港社會有情懷,要以國為榮、為國爭光。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委員張宗真委員表示,澳門是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口岸,中華文化在與西方文化的融合過程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并占據主導地位,這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重要基礎。
“澳門的青少年內心向往長城、長江、黃山、黃河,向往北京天安門。”張宗真委員表示,澳門人民為祖國的偉大崛起而自豪,澳門人民為自己的中華文化而驕傲、自信,澳門人民深深相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
另外,對于海峽兩岸的發展前景和中國的統一大業,臺盟中央秘書長潘新洋委員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有7萬多臺灣同胞留在大陸過年。為了讓他們感受到年味和家的溫馨,臺盟中央舉辦了多項線上線下聯歡活動與臺灣同胞一起歡樂過年。不少臺灣同胞紛紛祝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期盼國家早日統一。
至于兩岸關系的發展前景,潘新洋委員表示,盡管當前兩岸關系遭受挫折,但只要我們始終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底氣在,就一定會迎來“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前景。“隨著‘十四五’規劃的開展,以及兩岸融合發展的深入拓展,我相信兩岸一定會應通盡通,給廣大臺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融合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