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5日訊 (記者 何珊)2018年,海爾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為用戶提供智慧家庭定制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還積極推進衣聯網、食聯網、血聯網、疫苗網等生態圈建設,覆蓋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可以說,去年是海爾開啟物聯網時代的一年。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海爾物聯網在樣板方面實現了引爆,但成功都是過去式,海爾永遠在創業和引爆的路上。
周云杰表示,今年希望海爾在樣板引爆的基礎上能夠分行業、分板塊實現物聯網模式的全面引爆。但他指出,物聯網本身在不斷發展和變化,引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引爆的標準是動態的,所以對企業來講,難就難在要永遠不斷挑戰自我、永遠不斷迭代,才能成為時代的企業。
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海爾不再是單純為用戶提供洗衣機、電冰箱,而是以變為“網器”家電為載體,為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已經從提供產品的企業轉型為生活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海爾從希望小學到鄉村振興,到疫苗網,一直關注社會問題。疫苗網是海爾在物聯網技術和企業社會責任這兩者之間找到創新結合點。
周云杰說:“作為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如果有物聯網的技術優勢,就應該通過物聯網的思路,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
據周云杰介紹,從去年開始,海爾組建了一個專門團隊,建立了整個疫苗管存接種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人不錯、苗不錯。“在天津試點后衛生系統以及消費者反饋都非常好,這個模式也正在各個地方進行復制。 ”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2661億元,同比增長10%;全球利稅總額331億,同比增長10%,其中,全球經營利潤增幅達到19%,并實現生態收入151億,同比增長 75%。
在2018年全球經濟低迷和家電市場處于疲態的形勢下,海爾取得靚麗業績,實屬不易。
周云杰稱,去年海爾實現了逆勢上揚,主要是取決于海爾“人單合一”模式下企業和員工創新活力的爆發,這個模式把每一個人和每一個資源方的活力、每一個小微的活力都調動起來了,去年新的小微貢獻了很多的增長。
“生態收入的增長說明我們的生態平臺效果已經初現,實現了邊際效益遞增。” 周云杰說,創建生態以后,產生的生態收入實際是顛覆了傳統,傳統是邊際收益遞減,而海爾生態收入在邊際投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實現更大的收入,實現邊際收益的遞增。周云杰表示2019年增幅不會低于2018年的增幅。
周云杰的信心來自于海爾要做開放的生態,而不做封閉的企業的決心。在周云杰看來,開放的生態本身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動能。周云杰說,海爾作為制造業轉型的代表,發揮大企業領頭羊作用,開放大企業資源帶動全社會的創業,吸引全球創客到海爾平臺創業。海爾自身員工 8 萬多人,但是通過平臺為全社會提供就業機會超過 220 萬個。海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可以為中小企業賦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談及高質量發展,周云杰幽默地說:“人身上長肉要長肌肉,而不是長肥肉。”所以不能單純地追求銷售數字,更要看增長質量。以海爾發展為例,他說要既有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的員工隊伍,同時要有領先的管理模式來支撐企業不斷地發現市場機會、利用新技術創造市場,這才是一個高質量的發展。
已經連任兩屆人大代表的周云杰深知自己身上的責任和重擔。“人大代表身份讓我在做企業的時候,更加小心翼翼,也更加抱著一種責任心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方案給用戶,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今年,周云杰除了就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的方式加強疫苗管理提出建議,還非常關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方面的建設。以及和民生相關的一些話題,比如飲水安全、鄉村振興。
周云杰認為,不管是一個企業家,還是一名人大代表,兩者相同的是要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兩者不同的是,站在企業角度要考慮怎么如何創造終身用戶讓消費者更滿意、體驗更好,但是作為人大代表就要考慮如何更好地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