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共產黨界、甘肅省政協原主席馮健身接受采訪。中國網 董寧 攝
中國網3月15日訊(記者 吳佳潼)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今日在北京舉行“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政協原主席馮健身表示,只要在脫貧攻堅上下一番繡花功夫,就能實現真脫貧、脫真貧目標。中國網現場直播
馮健身介紹,甘肅慶陽箱包刺繡在全國知名,箱包刺繡講的就是精準構思,精織細作。甘肅華池縣劉坪村地處革命老區紅色南梁的腹地,自然條件差,交通閉塞,經濟落后。201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只有2000元,貧困發生率高達50%以上。
”這么窮的村,如何脫貧?““村支部和幫扶單位認為,要燃起人民群眾奔富熱情,把脫貧產業搞起來,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馮健身說。
為了實現脫貧目標,劉坪村積極發揚繡花式精神,認真抓四件事:
第一,描圖樣。描了兩張圖,一張是整村脫貧的大圖,另一張是一戶一冊,精準脫貧的小圖。這兩張圖確定了脫貧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狀;
第二,繡骨干。大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選優秀黨員進入村兩委,配強村班子,選優秀黨員領辦產業合作社,帶領貧困群眾致富,以強黨建,保脫貧;
第三,繡枝葉。緊盯群眾所盼,脫貧所需,實施易地搬遷、危房改造、道路建設等工程,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
第四,繡花朵。大力培育脫貧產業,形成了以紅色教育為主體的鄉村旅游業和以小雜糧、苗林為主體的地域特色優勢產業。
“經過五年的努力,劉坪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馮健身說:”過去的土窯洞、危房換建成了新房,走的羊腸小路修成了水泥路,喝的深溝水現在用上了自來水,還修建了幼兒園、衛生所、鄉村舞臺。“
”去年,劉坪村人均純收入7600多元,大多數人民群眾實現了穩定脫貧。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在脫貧攻堅上下一番繡花功夫,就能實現真脫貧、脫真貧目標。”馮健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