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陜西代表團全體會議向媒體開放。圖為會后部分代表接受媒體集體采訪。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本報電 (成林、王鵬、陳磊)近日,西安市某單位兩名員工應臺灣地區(qū)有關部門邀請,準備前往臺灣進行工作交流。按照流程,赴臺證件辦理需要5個工作日,但他們收到邀請函時距離出訪日僅剩2天。為了能讓他們如期赴臺,陜西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加急處理了他們的申請,僅一個工作日就為他們辦好了證件。
能夠這么快就拿到證件,得益于該局推出的“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制度,而這一制度的實行,正是源于陜西省政協(xié)委員、省臺盟秘書長陳玉玲的一項提案。這樣的事例,在近年來陜西省公安廳辦理代表委員建議提案過程中還有很多。在前不久結束的陜西省“兩會”上,省公安廳再次被評為“先進承辦單位”,這也是省廳連續(xù)第12年獲此殊榮。
每一項建議提案
都是群眾呼聲和民意反映
陜西省公安廳黨委歷來十分重視建議提案的辦理工作,每年都會將此作為全年一項重點工作來謀劃、來推進,確保每一件都能落到實處。
春節(jié)剛過,陜西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曾嵐就組織召開了2016年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xié)委員提案交辦會議,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今年,陜西省公安廳將繼續(xù)實行廳黨委成員包抓制度,包括杜航偉副省長在內的每位廳黨委成員都要包抓3至5個典型建議提案,親自督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作為建議和提案的“中轉站”,陜西省公安廳辦公室積極發(fā)揮職能作用,及時收集、處理、傳遞、反饋辦理過程中的信息和情況,緊扣“聯(lián)系溝通、協(xié)同聯(lián)動、走訪座談”3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隨時掌握各項建議和提案的辦理進度,強化督導,并將辦理工作納入廳機關目標責任考核范疇。各承辦單位嚴格制度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確保了每一項建議提案都能夠在規(guī)定時限內辦結。
“三訪”架起
與代表委員溝通的“橋梁”
在辦理陜西省人大代表廖林維關于加強全省公安機關放排爆基礎工作的建議中,作為承辦單位的陜西省公安廳反恐總隊先后3次走訪廖林維代表,認真聽取意見建議,反復研究改進措施,及時反饋辦理情況。最終陜西省公安廳將他的建議列入了全省公安改革范疇,著力構建全省放排爆體系機構,進一步規(guī)范各級放排爆基礎工作。
“三訪”是陜西省公安廳在辦理建議提案工作中創(chuàng)新制定的一項制度。所謂“三訪”,就是在辦理建議提案之前、之中、之后分別對代表委員們進行走訪。“辦前訪”是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地了解建議提案的初衷,明確辦理思路和切入點;“辦中訪”是通過與代表委員們進行實地調研等方式,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解決辦法;“辦后訪”是在建議提案辦結后,將辦結情況專門向代表委員們進行反饋,解答疑問,爭取理解,并持續(xù)跟進后續(xù)工作。“三訪”制度就像一座橋梁,不僅拉近了公安機關與代表委員的距離,更增進了他們對公安工作的理解與信任。
除此之外,陜西省公安廳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召開座談會、實地調研等形式,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路與模式,不斷拓展與代表委員們的溝通方式,深入分析建議提案的新趨勢、新特點,用新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質量進一步提升。
可以說,經(jīng)過多年的工作實踐,陜西省公安廳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制度得到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流程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工作機制,為優(yōu)質高效辦理各項建議提案提供重要保證。
借力建議提案改進公安工作
讓人民群眾獲益
每一條建議和提案對于公安機關改進工作方法,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陜西省公安廳黨委始終堅持將辦理建議提案與提升工作能力相結合,虛心吸納代表委員們的合理建議,深入分析存在問題,認真研究改進措施,用實實在在的成效來回饋代表委員,讓廣大群眾獲益。
對于西寶高速限速標準,寶雞市7位政協(xié)委員共同提案,對此陜西省公安廳十分重視,專項督辦,對全省高速公路限速及交通標志、標線設置等問題進行了反復論證,提出了具體解決意見,最終正式出臺了《陜西省高速公路限速值設定與限速標志設置管理辦法(試行)》,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普遍好評。
食品安全也是代表委員們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在辦理周素琴代表關于重拳治理食品安全環(huán)境的建議中,陜西省公安廳治安局專門向周素琴代表介紹了全省公安機關近年來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并針對“重點治亂”的建議,專門研究制定了進一步打擊食品犯罪的工作舉措。對此,周素琴代表十分滿意,也對公安機關一直以來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肯定。
據(jù)統(tǒng)計,去年以來,陜西省公安廳共辦結代表委員建議和提案35件,連續(xù)12年實現(xiàn)100%辦結,贏得了代表委員們100%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