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PK大學生就業難
          簡介:作為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國家,我國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面臨著十幾億人要吃飯和數以億計的勞動力要工作的巨大挑戰。近年來,我國每年都有1000多萬新增勞動力進入就業大軍,就業需求旺盛。于是“就業難”就成了一個令政府頭痛,讓百姓心煩的話題。那么,如何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增加就業的出路何在?

      嘉賓介紹

      下期節目預告 ·3月12日16:00 兩會天天評之城市發展如何提速?

      專家點評民工荒與大學生就業難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網?中國聯通-兩會天天評》節目。作為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國家,我國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面臨著十幾億人要吃飯和數以億計的勞動力要工作的巨大挑戰。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增勞動力1000多萬,可以說就業難已經成為了一個讓政府頭痛、令百姓心煩的話題。如何看待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增加就業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今天我們特別為大家邀請到兩位嘉賓,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教授、研究員都陽;人大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支部書記陳立鵬。

      中國網:非常歡迎兩位嘉賓的到來,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是就業難。現在我們天天說“就業難”,到底我國現在的就業形勢有多難,2009年我國的就業形勢總的來說怎么樣?還先請兩位嘉賓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2009年就業形勢如何?

      都陽:2009年的就業形勢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在2008年經歷了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金融危機對我們出口導向型的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些企業又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所以勞動力畢竟受到了一些沖擊。我們用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就業形勢總體保持了穩定。什么意思?相對于我們在金融危機之前,由于我們有很多積極就業政策實施,總體上看就業形勢比較穩定。

      陳立鵬:今年的就業形勢應該比去年更加嚴峻。從我了解到,咱們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來講,形勢是非常嚴峻。今年全國高校有630萬畢業生比去年多了將近20萬,去年是611萬,這630萬大學生要就業,同時去年的611萬大學生當中大概有80萬左右的大學生沒有就業,他們今年也要找工作。

      陳立鵬:大概從全國總體的經濟形勢來講,今年的形勢比去年、前年都應該好一些,因為前年經過了金融危機,今年經濟逐漸走向平穩,可以說就業崗位會更多一些,所以有好的一面,也有形勢嚴峻的一面。

      為何出現“用工荒”?

      [背景資料]:據媒體報道,春節剛過,東部沿海地區就出現大規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萬,南方企業紛紛到河南“搶人”。 用工荒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農民工就業究竟難不難?

      都陽:其實用工荒并不是今年才出現的現象。最早大家對這個問題的反應是2003年、2004年,那時候在東南沿海地區也有“用工荒”的報道,當時的情況沒有現在這么嚴重,是局部性的,也是特定群體的。比如技術工人短缺,但是我們觀察到2005、2006年,特別到2007年,普通工人的短缺,還有短缺的范圍在不斷擴大,包括一些沿海和內陸的地區都存在短缺現象。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使這個勢頭得到了緩解,但是隨著我們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和經濟的回暖,這種現象又出現了,而且感覺勢頭上比以前更猛烈。這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強調兩個基本方面的原因,如果從這兩個原因看,不難理解這將是未來伴隨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現象。一是從勞動力需求方面,中國經濟規模已經相當龐大了,幾乎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大的經濟體也需要吸收更多的勞動力,支撐經濟增長,每年經濟的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接近百分之八點幾。在我們國家來說,這幾年還是比較低的增長速度,但是從世界范圍看這是一個很高的增長速度,那么支撐這個速度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完成經濟增長。

      都陽:另一方面從供給方面看,有一個基本面的變化。我們國家生育率水平最近幾十年一直在下降,生育率下降導致了人口轉型的出現,人口結構的變化。在勞動力上,新增勞動力人口2005年、2006年、2007年新增的數量開始減少,大概也就和我們用工荒相對吻合。供求兩方面看,這都是長期的趨勢,中國經濟會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發展勢頭,這幾乎是不可逆轉的勢頭。從供給方面看,我們人口結構穩定的變化也不是短期能改變的因素,這兩方面因素都會導致我們現在出現的現象。

      陳立鵬:前面都陽老師談的兩個觀點我非常同意。民工荒除了剛才兩點以外,我覺得用人單位、企業、工程所需要的人同我們的職業教育,包括培訓市場跟不上有關。以前我聽過一些報告,我國的職業教育有廣闊的市場,很多富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現在企業存在一個產業升級,企業技術改造,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或者我們說新型的農民。為什么會出現民工荒,可能也跟農民工本身勞動技能,技術的熟練程度有一定的關系。出現“民工荒”還有一個原因,跟企業提供的工作待遇也有一定的關系。有的崗位如果提高福利、待遇、工資的話,可能不僅僅是民工會去應聘,還包括一些中專畢業生、大專畢業生都會去應聘,就不會存在用工荒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提高一些待遇可能還是會有一些人去應聘的。

      增加就業,政府做了什么?

      中國網:我手上有一個數據,2009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口達到了1102萬人,超過了政府設定的900萬人的目標,這個數字對政府來說意味著什么?

      都陽: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政府實施一個計劃叫“積極的就業政策”,這個政策一直在實行。包括對于培訓體系的完善,培訓群體的擴大,還有一些就業信息的提供,這些都是很積極的一些措施。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積極的就業政策,以前的實施往往只是勞動的管理部門,實際上特別是像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或者經濟周期性的波動,它往往在一個職能部門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是力不從心的,需要更多的部門參與。比如宏觀經濟決策部門,在反周期當中可以發揮更多的作用,同時在勞動力市場上創造更多的機會。

      中國網:陳老師有補充嗎?

      陳立鵬:對于政府來講,因為現在需要就業的人越來越多了,剛才你介紹了一個數字比預期多了200萬,這就對政府怎么樣想辦法解決群體的就業,增加了很大的壓力。怎么樣從政策的層面出一些更積極的、促進就業的政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最根本的還是怎么樣促進宏觀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才有利于各種群體的就業,才能有利于增加就業的崗位,這是政府要考慮的。怎么樣通過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當然也包括促進就業的一些具體的政策,來提供更多的崗位。

      陳立鵬: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就業的一個通知,按照國務院的通知有關部門加大執行的力度,把政策真正執行到位,這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就業非常有幫助,因為這個通知寫得很清楚,提了八項重大的舉措促進大學生就業。從政府各個部門主體來講承擔起什么責任,高校、教育部門有什么責任,都提得很全面,也很科學。下一步作為政府來講,包括各有關部門,如何能夠把政策執行到位。現在各個地方也出臺了一些執行政策的措施,我最近也關注了一下,各個省市如果按照中央的要求,結合本省市的情況、特點,把政策執行好,這對促進大學生就業是非常有幫助的。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和力氣,作為頭等大事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非常好。

      用工荒與大學生就業難并存怪象

      [背景資料]:與“用工荒”相對應的另一個奇怪現象是,大學生為找工作擠破頭。2010年,中國將有630萬名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學生畢業,2010年被評為大學生就業最吃力的一年。

      陳立鵬:為什么大學生就業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確實是因為這些年高校擴招比較厲害,有一個數字2001年的時候畢業生100萬左右,到2010年畢業生是600多萬,數字增長是很快的,這么大量的學生找工作,而我們的經濟發展不是成倍的發展,不會成倍的提供就業的崗位。

      都陽:剛才陳老師說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總量上供求現在平衡并不意味著結構上是一一的對應。當中有一些很復雜的問題,比如培訓體系是不是適合,某些高技能的崗位可能沒有;比如我們教育體系的改革,我一直認為大學生就業難和我們的教育體系本身的改革是有關系的。國家也在制定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規劃綱要,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更好的服務。這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高等教育面向勞動力市場的一個情況,怎么和勞動力市場更好的連接,怎么讓勞動力市場在高校當中得到更好的反映。

      都陽:用工荒是對普通工人,大學生受過很多教育,我們對大學教育的投資,包括公共的投資和家庭的投資都是相當大的費用,如果說大學生想從勞動力市場得到回報,必須有更高的工資補充成本的投入。我們從總量關系上看,經濟的發展和勞動力供給的局面變化導致了用工荒的出現,用工荒的出現是因為農民工的群體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借用經濟學的一個理論,他愿意接受的工資比較低,這樣他的就業靈活性就更高。大學生因為他個人也好、家庭也好,付出的時間和公共資源都很多,所以相對來說他心理價位就會高一些。另外跟整體宏觀經濟發展結構有關系,因為經濟在增長當中,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還是很多的,由于總體的工資價位比較低,勞動力優勢比較明顯,這個產業就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相對低技術、低工資的群體有更高的需求,相對來說高技能的這部分需求可能沒有這部分完善,從結構上就可能出現這個問題。這并不意味著未來這部分群體,就業仍然這么困難。隨著這幾年用工荒局面的出現和勞動力市場價格信號的釋放,在未來有可能會看到我們大學生擴招的政策會取得一些效果。

      如何看待社會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中國網:當前中國社會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知道大背景的調整,會對就業的形勢帶來怎樣的變化,我們應該把它看成是挑戰還是機遇?

      都陽:這個問題從幾個主體來看,首先說勞動力市場上的參與者,其實任何人都是這樣,誰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想獲得更好的回報,更高的工資。我們看到勞動力市場上用工荒的出現,導致了我們以前很多年沒有變化的普通工人的工資在近幾年開始上漲,上漲的速度比較快。我們根據國家統計的資料看,2008年即使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有百分之十幾的實際增長,扣除價格因素以后的增長。這意味著什么?普通的勞動者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是我們發展的目的,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我們發展就是想讓人們過上好日子,他們的收入提高了,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個積極因素。同時勞動者是社會成員的主體,他們的收入增加了,也有利于收入分配形勢的改善,從勞動參與者的角度來說是積極的。

      都陽: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因為我們持續觀察到用工荒的存在,觀察到普通工人的工資在不斷上漲,推動了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使企業用工成本不斷的增加。釋放一個信號,企業以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資優勢和技術優勢相對來說會縮小,資本和技術本來是沒有優勢的,它的劣勢相對會縮小。這樣的局面持續下去就會推動我們產業結構升級,從其他發達經濟體的發展來看這也是規律性的過程,由于工資價格的上漲,推動產業升級和轉移。比如制造業從日本向四小龍到我國東南沿海的轉移都是這個過程,這個現象沒有必要過分的擔憂,這是我們發展的一個結果,也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這里面肯定會有一些政策的支持適應這種形勢的變化。

      中國網:總體來說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信心的。

      陳立鵬: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對農民工來講,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技術的升級對農民工的技術能力、專業的技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大學生就業的情況來講,對于大學生,特別是像高職、高專、職業教育這塊怎么樣更加適應技術改造、技術調整的需求來調整我們的培養目標,針對這批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提出了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從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來講產業升級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為它對勞動工人、新型農民素質提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職業教育很大的一個市場就是農村的富余勞動力,是職業教育的一個很大的市場,培養培訓的市場。

      經濟結構變化促進就業結構變化

      中國網:我們這有一位來自新浪網的網友提出了自己的問題,現在社會一直在發展,有沒有出現一些新崗位、新職業,專家給我們點評一下。

      都陽:的確我們的勞動主管部門編一個職業分類大典,每年都有新的崗位出現。從我們研究者角度來說,從宏觀的角度看,中國整個經濟結構的變化會推動就業結構的變化。比如勞動密集型行業是以制造業或者初級的加工業為主的一些崗位,隨著工資價格的上漲,這些部門競爭優勢相對下降,也就意味著經濟結構更多的向技術崗位轉換。比如服務業,現在是以“接單”服務業為主,以后金融、保險這些產業需要很大的擴展,來為我們經濟發展提供支撐,這樣他們會在這些行業面臨一些新的崗位。我也聽說過在中國大陸市場上,比較職業的金融服務的人才還是比較缺的,一方面和我們經濟結構的轉型有關系,也和教育體制的改革有關系,不是說不需要人才,是我們沒有創造出、培養出很多行業需要的人才。

      中國網:陳老師您有什么新的信息嗎?

      陳立鵬:我最近注意到寧波此前公布了它認為十個新的職業。講到有陳列展覽設計員,動畫繪制員,會展策劃師,寵物健康護理員,智能樓宇管理師,中央空調系統操作員、模具設計師、客戶服務管理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理財規劃師等等,這都是根據社會新的需求。

      都陽:這可能是說經濟的發展本身會產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產生以后自然會在勞動市場得到體現,是這么一個過程。如果讓求職者憑空想什么崗位很難。

      陳立鵬:包括現在喝酒駕車管得很嚴,就出現了代駕這個職業。

      中國網:網上有做點評的網站專門推出一些新的崗位,聘人嘗試一下美食,或者看哪個賓館的床好不好之類。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真的是出現了很多新的崗位,可能也是我們以前沒有想到的。

      都陽:而且以后的分工會越來越細。

      陳立鵬:越來越精確,越來越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專家就業指導:準確定位、樹立信心

      中國網:現在雖然說大家都在說今年的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企穩回升了,但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還是存在的,所以在節目的最后我們請兩位老師給需要找工作的朋友們做一些就業指導。

      都陽:指導談不上,畢竟72行差別都非常大。但是給大家一些說法,中國經濟的發展,從中長期來看局面是非常好的,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信心找到自己發展的空間。

      中國網:都陽老師和溫總理的基調有點像,一定要樹立我們的信心,樹立人民的信心。

      都陽:我的確對中國的經濟充滿信心。

      陳立鵬:對學生,我提幾點建議。

      第一,作為大學畢業生,在求職就業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個心態很重要,我跟我們的學生接觸比較多,特別女生現在找工作比男生難很多。我經常跟她們講,一個要相信自己,樹立信心,相信自己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比較好的工作,同時正確的認識當前就業的嚴峻形勢。可能會碰到一些挫折,女生碰到一些歧視,能夠正確的對待,我們要相信好事多磨。

      中國網:心態一定調整好。

      陳立鵬:對。第二,一定要準確定位。這點非常關鍵,要根據自己專業的特點,根據你這個專業近幾年就業的情況,把自己找工作的一個目標、求職的方向定位好。我們不能夠好高騖遠,也別考慮一步到位,這樣可能就有利于定好目標,不能把目標僅僅定在大城市、好單位。以前說過我們找工作的時候也要做到頂天立地,大城市也找、好工作也找。偏遠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農村基層非常需要大學生,特別是有一技之長的優秀大學生。

      第三,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雖然我們的形勢很好,面試的機會很多,大家注意在求職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求職的經驗,提高就業的能力,要反思自己每次求職當中碰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考官問你一些什么問題,用人單位問你一些什么問題,一般都是什么程序,一般會考些什么東西,要不斷的反思這些東西。包括具體求職的技巧、面試的技巧,怎么設置簡歷,很多高校都做了一些工作。

      陳立鵬:另外從長遠來看,大學生怎么樣提高就業能力?大學生在學校期間要培養各方面的能力,為今后就業提供資本。大學生要著重培養四個方面的能力,教學能力、研究能力、實踐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這四方面的能力培養得很好,這對于以后的就業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最后我衷心的祝愿各位大學生,特別是優秀的大學畢業生能找到一個非常理想的工作,能夠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國網:對于就業和對于教育一樣,希望人有所需,人有所得,需要接受教育的人,都能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需要工作的人都能夠找到工作。今天非常感謝兩位老師做客中國訪談節目,也非常感謝各位網友收看我們這一期的《中國網?中國聯通兩會天天評》節目,同時也要感謝中糧集團長城酒業對中國訪談節目長期、大力的支持,感謝大家,我們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責編:汪洋\主持:汪洋\文字:汪洋\導播:李哲\攝像:董超 龐睿\圖片:王銳\后期:王童根)

      本期觀點

      勞動力需求與人口結構不平衡導致“用工荒”的出現
      2003年在東南沿海地區就有“用工荒”的報道,到2007年,短缺范圍不斷擴大,包括一些沿海和內陸地區都在報道用工短缺。
      總量供求平衡并不意味著結構是一一對應的
      為什么大學生就業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確實是因為這些年高校擴招比較厲害,而我們的經濟發展不是成倍的發展,不會成倍的提供就業的崗位。
      解決就業的根本途徑是促進宏觀經濟的發展
      在一個職能部門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是力不從心的,需要更多的部門參與。經濟發展才有利于各種群體的就業,才能有利于增加就業的崗位。
      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對從業人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工資價格的上漲,推動產業升級和轉移,這是我們發展的一個結果,也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相關觀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播放|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国产激情小视频| eeuss草民免费|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妇女乱一性一交| 91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网| 欧美欧洲性色老头老妇|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免费视频 | 女性生殖殖器特级表演| 久久国产精品自由自在|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免费日本三级电影| 荡公乱妇hd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岛国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欧美xxxxxxxxxx黑人|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三级午夜三级三点在看|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网观看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母子俩肥水不流外人田| 免费在线观看日韩| 美女大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日韩一区二三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国产高清乱理论片在线看|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成人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网站|